一比多质量点评是对一比多质量信息平台内容进行综合采编,为广大消费者送上的“质量”文化大餐。定期发布对于近期质量新闻热点回顾及综合点评,致力于帮助网民朋友追寻有质量的生活。 关注最新产品质量动向、关心社会热点新闻,紧扣国计民生实况,是一比多质量点评的指导思想和实施准则。引导科学消费行为、提升高端消费品位、培养理性消费观念,是产品中国质量点评的义务和终极追求。期待产品中国质量点评,能让您的生活更有质量、更多精彩!

质量点评浏览页-二屏左侧banner

岂能坐视民生用品纷纷“向钱葱”?

  • 浏览:9
  • 2012-04-16
  • 来源:一比多质量报告编辑部
综合述评:

作者:汪方平
 
    从去年的“蒜你狠”、“姜你军”,到前不久10元钱两根的“向钱葱”,以农产品为主的食品价格上涨近年来屡屡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近日又有媒体报道,豆制品、食用油、奶粉等一大批民生用品已相继悄然提价,涨幅达25%,“豆你玩”、“油它去”又重出江湖。

    国家统计局4月9日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3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CPI)总水平同比上涨3.6%,其中食品价格涨幅高达7.5%。分类来看,粮食价格上涨4.3%,肉禽制品价格上涨11.3%,其中猪肉、水产品价格均涨逾11%,鲜菜涨幅更达到20.5%。CPI数据进一步佐证了各界对于物价上涨的观感;更让百姓忧心的是,还有多少“向钱葱”将浮出水面?

    就近期民生用品涨价,各地商家的解释出奇一致,原材料上涨导致成本增加。可是近日有媒体又曝光国内乳品公司一直以低价收购鲜奶,“一斤奶卖不过一瓶矿泉水”,导致很多奶户被迫杀牛或者卖牛。无独有偶,去年黑龙江的五常大米最贵的一斤甚至卖到近200元,但当地稻农卖给加工企业每斤水稻不到2元,以至出现“米贵伤农”的咄咄怪事。

    如此看来,当前食品价格新一轮汹涌涨势的背后,存在明显的“虚火”成分,所谓“刚性成本推动说”恐怕站不住脚。尤其从整个农产品产业链来看,无论是生产者还是消费者,都成为高价格的受害者;而大部分的利润,却流向了中间的加工和流通环节。

    一方面,国内长期存在的流通环节过多、“最后一公里”现象等因素,推高了零售环节农产品价格。我国传统的农产品流通模式经过多级批发、多级零售,每一个环节均至少加价5%-10%,这些成本最终都会转嫁到零售价格中。而农产品从批发市场到城市超市、菜市场等零售终端,这一过程中价格更可上涨近1-2倍。显然,农产品流通中的“梗阻”正逐渐被中间商和游资利用,成为他们操纵市场、最终推高价格的良机。

    另一方面,无论是“奶贱于水”还是“米贵伤农”,作为农产品的生产者,广大农民在议价上缺失话语权和博弈能力,加上对加工和销售环节缺乏了解,往往一家或几家大企业就能轻易垄断某地的农产品原料,进而上下其手、低进高出,坐享中间环节的巨额利润。

    在市场规律作用下,农产品价格出现波浪式起伏本属正常,但由于产业链条出现了中间环节独大的畸变,导致近年来百姓的“菜篮子”价格居高不下,怨声载道、农民也叫苦不迭。面对这一局面,还须政府及时出手干预,清理群众反映强烈的种种乱象,加快建立稳定农产品价格的长效机制,才是避免更多“向钱葱”前赴后继的途径。

    从中长期来看,我国还应尽快建立全国性的农产品信息服务平台,同时加大对公益性批发市场和菜市场的扶持力度,多措并举减少流通环节、降低流通成本,对欺行霸市、恶意操纵市场等非法行为“零容忍”,尽快打通人为造成的“梗阻”,促使农产品价格平稳回落。同时,也应通过监督收购价的执行力度,注重维护农民正当权益,引导农民转变生产模式,杜绝盲目种植,破除部分加工企业垄断原料市场的格局,保证市场合理充分竞争。

  • 一比多网站:一比多一比多移动平台
  • 一比多咨询热线:18916846931   

    沪公网安备 31011502004088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070060 网站ICP备案号:沪ICP备07012688号-8 一比多(EBDoor) 版权所有 Copyright 1998-2024 EBDoor.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