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述:收视率调查样本户是如何“配合”电视台的

质量追踪 | 传媒/影视节目合作来源:人民日报 浏览:40 
摘要:收视率调查样本户讲述:我是如何“配合”电视台的


编者的话

7月1日,本报刊登了《电视收视率发现造假行为》消息,揭露了收视率样本户正被个别地方卫视“收买”的事实。

消息刊登后,在业内外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读者也纷纷来电、跟帖留言,表达了对收视率这一电视“通行货币”造假的“无比震惊”,更希望本报一追到底,继续揭开收视率造假冰山一角后面的深层原因。

今天起,我们将连续发表本报记者的调查,揭开“谁是样本”、“谁在造假”等关键性问题。敬请垂注,并欢迎继续提供线索,发表感想。邮箱:rmrb12b@126.com

退休工人老孙,曾是国内调查专业机构索福瑞在某城市选定的一户“样本”家庭,因被一些电视台“收买”,提供了一些被“污染”的收视率数据,已被撤销其样本资格。本报记者经过艰难寻访,终于找到了这个家庭,也争取到了他们的积极配合。他们向本报披露了成为“样本”后的遭遇,以及被“收买”的经过。鉴于对该家庭的保护,本报对其身份信息做了必要的隐匿。以下是她的自述。

电视台鼻子真灵

自打家里装了这个小仪器(指收视测量仪——编者注),真是引来不少事。

家里五口人,三代,有三台电视,都装了那个小仪器,还分别配了3个遥控器。遥控器上有我们一家五口的名字,操作不麻烦,比如孙子要看电视台放的“喜羊羊”,选择了频道,就按一下自己对应的名字代号,谁看就按谁的键。

是去年4月装的这玩意儿。一位不认识的女同志敲门来问,说是否愿装一个电视测量仪,一个月给我们50元的调查费。不就是看节目时让我们按一下写有自己名字的遥控器吗?我们没多想就答应了。

可装了以后,麻烦真是不断啊。家里的电话、姓名、地址啊,好像全国各地的卫视台就都知道了似的。

谁是样本

电视台的鼻子真灵啊。才装没几天,外省市一家电视台就找来。记得那天是周末,来人说,晚上他们卫视台8点到9点半有个很好看的节目,说我们收看会有奖品。这个电视台我们以前不怎么看,但这档节目也是一周一次,完成他们的要求,不难,看看就看看吧。

人家说话还真算数。一个月后,我家就收到了他们寄来的茶叶。逢年过节,还有礼品,东西不算贵重,但一个月一寄,也不易。

后来,对方来电话要求我们每天晚上看1个半小时他们台的电视剧,我就有些不大开心了。再后来,他们就不寄东西改送钱上门了,每个月200元,不少,人又客气。弄得我们也有点不好意思了。

骚扰电话没完没了

我们装这个仪器,都是签了保密合同的。但是,合同签了不到一个月,这家里的骚扰电话,真是太多了,都是各地电视台打来的,我直接接到的就有五六家电视台希望“合作”的电话,儿子也接到好多。我向上门来维修机器的人反映过,抱怨过,师傅说,你不要理他们。可我们不理,这骚扰电话也没完没了啊。

我们心里也气啊。明明说好是信息保密的,怎么这么多人知道我家信息。我也想知道,谁把我们的信息泄露出去的?

我选了“收买”条件的一家卫视台节目,每天一开电视,就锁定这家频道,坚持了起码大半年。本来,家里最喜欢看本地电视台,可人家电视台礼金高,收了人家的钱,拿了人家的礼,我也要负责任的。再说了,现在电视台节目也差不多,一个电视剧几家同时播,看哪台不都差不多?而且,人家的节目也不错。

电视台“盯”得也很紧啊,经常给我们打电话,查问我们今天有没有看他们的节目。

合作“行情”涨价了

今年春节,索福瑞来了位小伙子,很不满地把我们的仪器拆掉了。有些电视台不知道我们家不是“样本”了,前不久还有个较偏远的西部电视台的小伙子上门来,带了一些食品礼物,还说,我们每个礼拜花两个晚上看他们台,就再送来400元钱。看来,竞争让行情看涨了。

当初听索福瑞的人讲,装这个仪器,就是为了电视收视率,代表几千几万户人家呢。什么收视率呀,我这个家庭妇女也不懂,但现在让我看呀,这收视率,假得很,也黑得很。 (本报记者曹玲娟采访整理)

返回顶部
相关搜索:
收视率调查

相关质量报告
质量报告浏览页-尾屏通栏
讨论区
已有 0位对此文章发表了看法,来自18.216.65.1的朋友,您可以参与评论
暂时没有评论
我要评论
  • 评论标题:
  • 评论内容:

热门质量追踪

更多 >>

热销产品

我要发布
质量报告浏览页-二屏右侧banner
  • 一比多网站:一比多一比多移动平台
  • 一比多咨询热线:18916846931   

    沪公网安备 31011502004088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070060 网站ICP备案号:沪ICP备07012688号-8 一比多(EBDoor) 版权所有 Copyright 1998-2024 EBDoor.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