桶装水致甲肝爆发暴露监督滞后
摘要:卫生部4月18日发出紧急通知,要求各地立即开展桶装饮用水监督检查,食品生产经营单位立即停售停用贵阳南明竹源天然矿泉饮料有限公司生产的“竹源”牌桶装水及其相关产品。
卫生部4月18日发出紧急通知,要求各地立即开展桶装饮用水监督检查,食品生产经营单位立即停售停用贵阳南明竹源天然矿泉饮料有限公司生产的“竹源”牌桶装水及其相关产品。(央视新闻4月19日)
今年3月以来,贵阳市多个单位爆发甲肝疫情,经过调查,确认“竹源”牌桶装水是造成甲肝疫情的直接原因。“竹源牌”桶装水的生产单位,贵阳南明竹源天然矿泉饮料公司的水源,在2月下旬至3月上旬受到污染,同时,该厂在生产过程中消毒不严,成品水质量达不到卫生标准要求。
桶装水已经成为公共卫生事件的一大潜在诱发点,这是因为,一来我国的桶(瓶)装饮用水发展迅速。数据显示,我国已成为世界瓶装水消费的第三大国,2007年瓶装饮用水市场消费达到了300亿元人民币,而且瓶装水消费每年都以近30%的速度递增,预计到2010年,我国的瓶装水消耗将达到 1000万吨。二来经济的高速发展使水资源污染加剧。经济较快增长的同时,也使得环保压力加大,水安全受到严重威胁,近年一些地方水质持续恶化,水污染事件频有发生。比如,太湖连续大面积爆发蓝澡。尽管去年7月1日,新的《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实施,但由于饮用水安全问题在一些地方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生活饮用水并未普遍达到新标准的要求。
相对于桶装水市场的快速膨胀,桶装水的监督监测却明显滞后,主要表现为监测手段不能及时更新、监督网络不健全。比如,新的《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规定了74项毒理指标,其中有机化合物指标53项、无机化合物指标21项,可一些基层卫生监测单位限于人力和技术条件,无法在必要时,做到对所有项目进行监测。而监督网络的不健全,又往往使得污染信息不能及时得到报告,造成污染扩散。这次贵阳南明竹源天然矿泉饮料公司水源在2月下旬至3月上旬受到污染,如果卫生监督部门及时责令其停产,切断污染水源,就不会造成贵阳市多个单位爆发甲肝疫情,导致公共卫生事件发生。
“竹源”牌桶装水造成甲肝爆发,提醒卫生监督单位要加强对桶装水的监督监测,进一步健全卫生监督网络,防止桶装水卫生安全事件再次发生。
返回顶部
相关质量报告
讨论区
已有
0位对此文章发表了看法,来自
18.218.183.7的朋友,您可以参与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