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整形业众生相

质量快报 | 来源:辽宁日报 浏览:17 
摘要:原文标题:王贝事件后 沈阳整形业温度几何?


  2010年11月23日,2005年“超级女声”选秀歌手王贝做整形美容致死的事件,经网友爆料,在社会上掀起轩然大波,就连海外媒体也对超女“王贝”的整容意外身亡事件给予密切关注。

  王贝事件的发生是偶然的还是必然的?它给美容整形行业带来的影响是什么?连日来,记者探访了沈阳的几家美容整形医院寻找答案。

  1、美容整形医院门前有点冷

  王贝事件对美容整形行业的影响有多大?记者从沈阳市几家大型美容整形医院听到了两种不同的回答:有两家说,影响很大;有一家说,影响不大。

  说影响很大的一位院长告诉记者,很多原本有美容整形想法的人,由于对国内医院产生信任危机,现在按兵不动了。而一些经济条件好的人,则跑到韩国、日本去做整形手术了。

  他坦言,现在医院里患者的数量比以前能少一半。一位患者与院方讲价钱,已经把手术费用压到,仍不甘心,还要院方往下降,称如果不答应要求就另找医院了。

  在自称影响不大的那家医院,记者以前没有去过,不知原来上门的患者有多少。但昨天记者在这里看到,偌大的咨询大厅空空荡荡,只有两位男性家属坐在那等候。

  陈先生的妻子刚刚进入手术室。据他讲,他妻子去年出了车祸,额头上留下一道手指粗的疤痕,想通过整容来掩饰一下。和记者谈话时,他不时把手机开了又关,看得出心里很焦急。

  王先生是陪妻子来隆胸的。记者刚上前与他搭上话,他妻子按着刚采完血的胳膊,笑吟吟地从检查室走出来。记者攀谈得知,他妻子原先并不知道王贝整容身亡的事,当记者告诉她以后,她脸上的表情随即僵住了。而后,对记者的采访讳莫如深。

  记者想再找患者谈谈,被院方婉拒。记者在上电梯时,与一位在护士陪伴下从电梯里走出的年轻女子打个照面,她的脸颊有些肿胀,这该是记者在医院里见到的一位患者。

  大中专院校和中学的寒暑假才是每年的整形高峰期,记者此次目击所得尚不能完全说明问题。但这般冷清,与王贝事件的冲击波还是不无关系。

  2、“王贝”们的悲剧本来可以避免

  王贝事件将整个整形美容行业都推到了风口浪尖,质疑声甚嚣尘上。带着诸多问号,昨天记者找到沈阳市某知名美容整形医院朱石江医生。

  “王贝整容意外死亡,这种事本不应该发生。 ”朱石江惋惜地说。朱石江从事美容整形行业18年,王贝所做的面部磨骨整形属于颌面外科手术,正是他的专长。他告诉记者,颌面外科手术,跟吸脂塑形手术、隆胸手术一样,都属于美容整形行业中的“大手术”。面部容扩重塑术,俗称“面改型”,本身并不是令大家现在闻风丧胆的“高风险整容手术”。

  那么王贝为什么会在手术中死亡呢?卫生部门还没给出结论,朱石江说他也不好下定论。“网友质疑当事医师是否‘证照齐全’。其实,行医资格只是最基本的标准,一位医生能否施行手术还要看他的专业临床经验和所在医院的设备。”

  对朱石江的说法,记者随后在沈阳市另一家知名美容医院院长刘金超教授处得到印证。 “这种手术风险并不大,只要术前准备充分,术中处理得当,术后监护到位,一般不会出问题,即使有问题也不至于付出生命的代价。 ”

  但王贝的离世,毕竟为人们敲响了警钟,许多人因此重新评估整容的代价。但另一件让人匪夷所思的事情又发生了,还俗“超女”韩真真,竟然也要整形。

  “想成功,先整容”,王贝、韩真真自悟的“成功学”当下似乎正在成为某些人的共识。在相亲节目《非诚勿扰》里,就有减肥成功的女嘉宾坦言外貌的改变能给人生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只有拥有出众的外貌,你才会有机会,才能有尊严。”

  “常有人拿着明星照找上来要 ‘复制’一张明星脸,想通过整容等手段提高自己的身价。 ”朱石江说,如果韩真真找他来做手术,他不会做,因为韩真真的想法说明她的心理有问题。想整容的人,首先应该有个健康的心态和成熟的心理。“因为整容行业的特殊性,风险主要有两大方面:人身安全和术后效果心理反应。 ”朱石江说。

  3、行业乱象让人心惊

  昨天,记者在采访的路上留心观察,在很多场所都发现了美容整形广告。公交车车厢上方钉着美容整形广告的宣传板;闹市区有人发送自制的美容整形广告印刷品;地上能捡到被人随手丢弃的整形广告宣传单。上网搜索,各种美容整形广告铺天盖地。

  “我们这个行业,市场有点乱……”刘金超说,一些仅有二三百平方米的美容院没有手术资质,却外请医生做手术;给患者手术做全麻是有要求的,可有的美容院想全麻就全麻,不管三七二十一;甚至还有过在宾馆客房里给患者做整形美容手术的情况。

  刘金超讲了前不久发生的一件事。 一位女士在一家美容院做除眼袋手术,术中双眼流血不止,搞不清原因,没办法,美容院将患者送到刘金超处求助。刘金超观察后,问患者是不是血小板少,患者说是,刘金超又问有这种病为啥还做手术,患者说她看广告上说“不开刀、不手术”。刘金超说,其实广告中所说的超声波根本就是个幌子,实际上,美容院的人仍是将她的眼睛自结膜内切开取出眼袋脂肪。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近年来,美容整形行业遍地开花,市场空前火爆,浑水摸鱼者众。追逐经济利益是这个行业鱼龙混杂的动力,而行业规范和法律法规不健全无形中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很多整容大国,比如韩国,整容机构的广告是不允许出现在报纸电视上的,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行业乱象。”朱石江回忆起在韩国留学时的所见所闻。

  消协部门向记者介绍,美容整形行业已成为消费者投诉最多的行业之一,问题几乎涵盖了美容整形的各个方面。譬如,文眉后皮肤肿胀、糜烂;想做双眼皮,术后变成了“三眼皮”;想要“换肤”结果变成了“花脸”;隆胸落得伤残……

  美容整形行业原本危机四伏,王贝事件只是引燃了导火索。

  4、王贝事件可能让“黑整形”更短命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很多人对美容整形的认识处于两个极端:有人认为“高科技时代”,整容事故应该越来越少;有人则认为美容就是一件用生命换美的冒险,有风险很正常。

  刘金超认为,这就像一枚硬币有两个面,有风险,但风险是可以杜绝的。

  “科技的进步的确带来了很多好处:创伤越来越小,危险性越来越低,美感越来越好。可是整容手术也是手术,是手术就一定有风险,比如副作用或并发症。不过,只要按规范操作,整容手术的风险完全可以规避。 ”朱石江说得更具体。

  在朱石江看来,美容整形早已不再是女性、年轻人的“专利”,来做手术的男女老少都有。 “与以前比,现在求美者越来越理智了。譬如,求美者的风险意识明显提高,咨询时,几乎每个人都会问 ‘有什么副作用’、‘有没有后遗症’、‘成功率有多高’等问题。而且,他们大多能自我调整心态,理性期待手术效果的人数有所增加。”

  “王贝事件短期内对美容整形行业的影响会很大,但这个问题应辩证地看,由于人们求美会更谨慎,那些违法行医的美容院日子会不好过了,而政府有关职能部门也会加强对美容整形行业的监督整顿,这个行业的管理将更加规范。”对于王贝事件的冲击,刘金超给出了乐观的评价。

返回顶部

相关质量报告
质量报告浏览页-尾屏通栏
讨论区
已有 0位对此文章发表了看法,来自18.189.28.82的朋友,您可以参与评论
暂时没有评论
我要评论
  • 评论标题:
  • 评论内容:

热门质量快报

更多 >>

热销产品

我要发布
质量报告浏览页-二屏右侧banner
  • 一比多网站:一比多一比多移动平台
  • 一比多咨询热线:18916846931   

    沪公网安备 31011502004088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070060 网站ICP备案号:沪ICP备07012688号-8 一比多(EBDoor) 版权所有 Copyright 1998-2025 EBDoor.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