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比多质量点评是对一比多质量信息平台内容进行综合采编,为广大消费者送上的“质量”文化大餐。定期发布对于近期质量新闻热点回顾及综合点评,致力于帮助网民朋友追寻有质量的生活。 关注最新产品质量动向、关心社会热点新闻,紧扣国计民生实况,是一比多质量点评的指导思想和实施准则。引导科学消费行为、提升高端消费品位、培养理性消费观念,是产品中国质量点评的义务和终极追求。期待产品中国质量点评,能让您的生活更有质量、更多精彩!
美国《华尔街日报》6月28日文章,原题:随意的中国消费者。文章称,中国消费者缺乏忠诚度。
通过实时跟踪,调查人员研究了4万个中国家庭的购物习惯。他们发现中国人在购买商品时,选择大品牌的次数不高;而且,购买某类商品的频率越高,中国人越容易尝试更多不同的品牌。
文章认为,“外界一直期待随着市场更加成熟,中国人将变得更为忠实。如今我们要对这种想法说不了”。人们只在某些特定产品上具有品牌忠诚度,包括啤酒、软饮、口香糖等。婴儿纸尿片和婴儿奶粉也是消费者会坚持一个牌子的商品,部分原因是由于最近的食品安全丑闻。
不得不承认,中国人在购买商品时,不会局限于某一两个大品牌。其中原因大概有三:
1、 中国各个行业中,本土品牌就数不胜数,更不用说还有外来品牌,中国人消费选择的范围庞大;
2、 现在中国人对商品的质量态度不乐观,大品牌时不时地曝出质量丑闻,让人们信心不足;
3、 中国人特殊的消费习惯。中国常言“货比三家”,在选择量丰富的情况下,中国人的这一购物习惯更被发扬光大,大到买房买车装修、小到买一颗螺丝钉,中国人更注重商品、服务的性价比。另外,从深层次来说,中国的社会结构中,大部分人口的收入并不高,这也造成很多中国人在购物时,更追求商品的性价比而非品牌。
或许,最初就是这些因素造成了中国消费者对品牌忠诚度低,然而,却是近年来频频曝出的质量问题,才加重了这个情况。
不谈中国本土品牌出现的无数问题,即使是国外到了中国,质量也会大打折扣。可口可乐含氯、立顿被检出高毒农药、西门子冰箱质量被质疑、强生婴儿洗发水被曝致癌、H&M、Zara等品牌服装多次抽检不合格……国外品牌在华出现的质量问题举不胜举。
从某个程度上来说,中国消费者并非忠诚度低,而是没有环境让他们有高的忠诚度。
到底是人心造就环境?还是环境造就人心?我们无心讨论唯心唯物的哲学问题。就事论事,对于质量问题,毫不夸张地说,中国人已经达到了杯弓蛇影的地步。商品的质量问题,被曝光出来的真相往往让人瞠目结舌,造假售假的方法只有你想不到,没有商家厂家做不到。想象力、心理承受力被一次次挑战的中国人,已然成了惊弓之鸟。中国人好容易建立起来的对商品品牌的信任感,在一个个的质量新闻当中又被击碎。
质量问题的严峻,当然并非厂家、商家一方造成。质检部门玩忽职守、相关法规存在漏洞、惩罚制度不够严苛,也是重要原因之一。实际上,这很大程度关乎的是相关部门的态度,而非能力。如果将消费者的利益摆在位,时刻为老百姓着想,很多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我们相信,如果有高质量、高服务的品牌,中国消费者是很乐意长期使用的。这也是大品牌、外国能在中国生根发芽并且占领市场一席之地的重要原因。对高质量的产品、周到的售后服务,无论是哪国的消费者都是非常欢迎的。
吃得放心、穿得舒心、住得安心,相信这是现在每一位中国消费者目前对商品质量的期许。希望通过法律法规的完善、惩罚制度的跟进、媒体及消费者的共同监督,这样的情形有一天能在中国实现。
马克思告诉我们,商家追求利益是非常正常的事情,不能以道德和法律来衡量。商家永远是在衡量两者相利取其重,两者相害取其轻。如果我们的守法成本高于违法成本,那促使的结果是越来越多的企业和商家选择违法而非守法。我国的质量门问题的核心关键在于众多的法律完备性、执法力度等问题导致的守法成本高于违法成本。因此当一个环境中品牌具备持续可信的时候,我想中国用户的品牌忠诚度会大幅提升的。(文/张亮 一比多质量报告 http://qualityreport.ebdoor.com/)
沪公网安备 310115020040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