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元奶粉陷“女婴早熟门” 扬州超市仍正常销售
摘要:“三鹿”阴霾犹存,“女婴性早熟”奶粉现身江湖,奶粉再一次陷入信任危机。8月以来,据健康时报等媒体报道,有消费者报称怀疑圣元奶粉致婴儿性早熟,又指除武汉外包括广东等多地均出现病例,事件引发高度关注。
【新闻回放】 喝奶粉引起性早熟?
日前有媒体报道称,武汉三名女婴疑似因食用圣元奶粉后出现性早熟,乳房开始发育,雌激素水平竟已达到成年女性的水平。在经过医院的一番诊疗之后,家长质疑,三人长期食用的同一品牌奶粉就是罪魁祸首。
据报道称,今年7月,武汉市儿童医院诊断当时15个月大的小菲“检查双乳大,外阴充血,建议停服奶粉”,在这一诊断过程经电视台播出后,三家父母不约而同地将怀疑的目光投向了孩子一直食用的圣元奶粉。而在此事件曝光后,江西、山东、广东也爆出3起类似病例。
【厂家回应】 称产品质量“没问题”,将起诉两家媒体
圣元在上周末一封给媒体的公开信中表示,圣元公司生产销售的产品是安全的,不存在添加任何“激素”等违规物质的行为。“圣元公司的产品反复接受各级政府职能部门的检测,均未发现任何质量问题。”公开信说,圣元公司对圣元的科学性、安全性“具有充分的把握和信心”,“特别是激素含量更无懈可击”,部分报道认定配方奶粉导致“性早熟”是“不科学非理性的”。
公开信又透露,近期报道中说,政府职能部门已经采集了武汉地区“性早熟”消费者使用的产品,请媒体记者向政府职能部门咨询,并敦促尽早公布结果,澄清事件真伪。
对于某些媒体断章取义、有意歪曲事实的报道,圣元公关经理张迎玖表示,目前圣元公司已经委托国际和国内律师事务所对刊播此事的两家媒体提起上诉,指控两家媒体断章取义,编造奶粉导致性早熟的谎言,扰乱社会视听,蒙骗不明真相的消费者,抹黑中国品牌公司,严重干扰企业正常经营。
【专家呼吁】 “激素奶”并非业内新鲜事,启动风险监测
昨日,乳业专家王丁棉表示,激素是不允许添加到奶粉中的,这已有明文规定。虽然激素是能用仪器检测出来,但是现在还不是必检项目,他怀疑如果牛奶遭激素污染,问题可能出在养殖环境,厂家应该对奶源进行彻底检验。
随着科学的发展,“激素奶”并非业内新鲜事。例如1994年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就批准使用人工激素rBGH(中国不允许使用),可使奶牛增产15~20%,此外饲料中也可能会混入部分催产激素。
虽然激素可能被乳业上游起用,但是广州一名熟悉食品检测的人士昨日证实,激素非标准中规定的必检项目。不过在《食品安全法》实施后,规定对风险因素也要风险监测,即根据行业情况和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来进行监测,这一工作在全国来说是由卫生部门牵头进行。“现在出现连串早熟事件,相关部门还应组织专家开展调查。”
“这么小的孩子出现早熟,我印象中不多。”中山大学毒理学教授杨杏芬昨日说,从个案看,内分泌干扰物环境中就存在不少,到底是来自食物还是环境需再分析。但是她强调,和少儿的早熟情况不同,以奶粉为主要食物来源的婴儿其食谱和活动范围要简单很多。“这种罕见情况出现区域性增加就要引起高度关注,流行病学和临床医学专家应该介入。”
【链接】 圣元:去年刚扭亏又卷入“女婴早熟门”风波
1998年成立于青岛的圣元是国内营养食品企业正式在美国上市的家,不过三鹿事件发生后,“圣元”牌部分批次奶粉曾被检出含三聚氰胺。公司网站称,截至2008年5月公司在中国婴幼儿奶粉市场份额达到10.66%,位居第二位,其后部分新产品开始采用欧盟奶源。在纳斯达克上市的圣元(SYUT)股票6日在美国收报17.41美元,跌0.07美元或0.4%。截至3月31日圣元才扭亏为盈,销售收入为8240万美元同比增加13%,录得908万美元净收入。
【扬州落地】
圣元奶粉仍在扬正常销售
小儿性早熟应引起重视,我市最近一月就发现四五例
自从媒体爆出圣元可能含有雌激素,导致婴儿性早熟后,不少给孩子选用圣元奶粉的家长陷入恐慌。昨天,有市民向记者表示,他们决定尽快带孩子去医院检查。而市内部分超市表示,他们目前未接到总部及相关职能部门通知,暂不会对圣元奶粉作下架处理。医院、消协等部门则提醒消费者,小儿性早熟应引起重视,若真的是问题奶粉,应及时停止饮用,并保留证据以便维权。
消费者:焦急询问事件进展
昨天,记者从网上看到,相关咨询帖子大量出现,部分家长已经决定尽快带孩子前往医院检查,并停喝圣元奶粉。
“有谁检测过圣元优博奶粉?或者知道圣元优博雌激素问题的进展?明天打算带孩子去医院查查雌激素水平!我家儿子一岁了,从出生到现在一直喝着圣元的奶粉,以后不想再买圣元的了,想想明天给孩子抽血就犯愁。”一名焦急的家长在“百度知道”上发帖,寻求事件进展。
在各大母婴论坛以及扬州本地网站,这两天类似的帖子层出不穷。面对婴幼儿奶粉频频出现的质量危机,有家长表示,再也不敢给孩子盯着喝一个牌子的奶粉了,所有品牌轮换着喝。
超市:正常销售圣元奶粉
面对消费者的疑问,昨天,记者走访了市区几家超市,发现圣元奶粉均正常销售,未受影响。
在沃尔玛超市,记者看到,这里有圣元“优博”和“优聪”两款奶粉出售,其中圣元“优博”900克听装的分1段、2段和3段,售价分别为198元、188元和178元,包装上注明是进口奶源,但比其他进口奶粉价格要略低些。另外还有袋装的400克圣元“优博”奶粉,也标称进口奶源,益智配方。相对于圣元“优博”,圣元“优聪”的价格要便宜些,900克听装的2段、3段,价格分别为122元和118元。在乐天玛特超市奶粉货架上,圣元奶粉销售也很正常,这里不仅有听装、袋装,还有盒装。
沃尔玛超市事务经理时晓江表示,他留意到有报道称圣元奶粉致婴儿性早熟一事,但因昨天是周日,暂未接到厂家相关声明。乐天玛特超市客服经理鲁华称,在没有得到通知的情况下,他们是不能随意下架产品的。
医生:最近一月发现四五例婴儿性早熟
何谓小儿性早熟?它有何危害?我市目前有镭射的情况吗?昨天,记者与苏北医院性早熟与矮小症专病门诊取得了联系。
该门诊专家陶月红博士告诉记者,所谓小儿性早熟是指任何一个性征出现的年龄比正常人群的平均年龄要早2个标准差。目前一般认为,女孩在8岁前第二性征发育或10岁前月经来潮,男孩在10岁前开始性发育,可诊断为小儿性早熟。
陶月红博士称,最近一个月他们接诊了四五例婴儿性早熟,多是几个月到十几个月大的女婴,出现的共同症状都是胸部小乳房的发育以及大小阴唇颜色加深等。“1岁以内的婴儿出现性早熟,如果不是和母亲孕期或哺乳期服用含有性腺激素的药物有关,那很可能是和奶粉有关。”据陶博士分析,现在一些奶粉厂家在喂养奶牛时,饲料中可能含激素,所以有些批次的奶粉里激素含量较高。
“性早熟的孩子除了第二性征过早出现,很多孩子表现过早地生长蹿个,即小学或幼儿园时期身高马大,往往家长不会注意,当孩子不再生长或是性发育很明显时再来就医,往往已经造成终身高变矮的结局,难以改变了。”陶月红告诉记者,过早的性征出现和生殖器官发育会导致未成熟孩子产生心理障碍,尤其是看到自己与周围人不同的性状特征极易引起孩子的自卑心理,这种心理,很可能在其成年后都留有后遗症。
陶博士提醒,家长如怀疑孩子性早熟时,应及时带孩子去医院咨询、就诊。如果孩子被确诊患性早熟,家长除积极配合医生治疗外,还应给予孩子各方面的关心和爱护,并对其进行适当的性教育,使孩子消除精神压力。
部门:激素检测遭遇难题
昨天下午,记者致电圣元公司的客服电话,但电话一直处于忙音状态,始终无法拨通。
对于市民提出奶粉中的激素是否可通过检测发现,记者咨询了相关部门。质监部门表示,目前只能检查奶粉国家标准里面规定的项目,激素并不在其中,所以无法对奶粉进行激素检测。而在医院,由于性激素有十多个分类,但医院的设备有限,目前也无法对奶粉中是否含有性激素进行检测。而市疾控中心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他们目前只能对奶粉中农药或者兽药的残留进行检测。
记者昨从市工商局消保处获悉,目前工商部门尚未接到上级部门要求检查的通知,不过他们已经关注此事,一旦发现问题,将及时介入。
随后,记者咨询了消协相关人员,因为是周末,消协方面暂时没有接到关于圣元奶粉的投诉。消协人员告诉记者,消费者购买奶粉一定要到正规的商场或乳制品指定销售地点,选购包装完整,有商标、生产厂名、生产日期、批号、保存期限等标志的奶粉。发现奶粉质量有问题或小孩对奶粉不吸收,应及时停止食用,保存相关证据,同时将问题奶粉送到相关部门进行检测,以便更好地维护自己的权益。
返回顶部
相关质量报告
讨论区
已有
0位对此文章发表了看法,来自
3.148.106.39的朋友,您可以参与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