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妹为啥不想“上楼”

质量追踪 | 建筑、建材/其他未分类来源:人民日报 浏览:
摘要:让表妹不安的是,按照规划,当地建成新社区后,像她这样的农户都要“搬上楼”。一旦上了楼,到哪里养猪?如果不能养猪,将来的生活还有没有着落?


  农村城镇化是一个长期过程,不能大拆大建一蹴而就

  在乡下养猪的表妹遇上了麻烦。由于镇上不让新建养猪场,建了一半的房子就晾在院子里。眼看着肉价稳稳地涨,可扩大养猪规模成了泡影,几万元的投资也打了水漂儿,表妹既心疼,又着急。

  表妹是养猪大户。前两年,肉价波动得厉害,表妹又刚涉足养猪,投入大,利润薄,赔了不少钱。今年,肉价回升,表妹盘算着在自家院子里新建养猪场、扩大养殖规模,尽快把前些年的损失补回来。然而,院子里的养猪场刚建了一半,镇上的执法队就来了:由于当地要建设农村新社区,今后不仅不再规划新的宅基地,就是在自家院子里扩建、新建的房屋,也要一律停工。

  更让表妹不安的是,按照规划,当地建成新社区后,像她这样的农户都要“搬上楼”。一旦上了楼,到哪里养猪?如果不能养猪,将来的生活还有没有着落?表妹心里很没底。

  表妹家在老区,当地山岭、坡地很多,有发展养殖业的独特优势。这些年得益于国家惠农政策,农民生活有了起色。前些年,一度在城里打工的表妹弃城返乡,就是看中了在老家养猪的优势。如今,镇上不仅给养猪设置障碍,还计划将她家搬上楼,表妹当然不乐意。

  当下,正有千千万万个农村家庭遭遇表妹的困境。近来,在加快推进城镇化的旗号下,一场让农民“上楼”的潮流,正在席卷多个省区市。山东某市“整建制”将全市村落集体“消灭”,70万农民“上楼”住进了“社区”;河北某市大搞撤村复耕,一片片建成不久的农民院落成了瓦砾……许多地方已经表示,要在很短的时间内,让当地的农村“大变样”。

  据说,支撑这股潮流的根据,是有关部门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该政策的核心内容是:若农村整理复垦建设用地增加了耕地,城镇可对应增加相应面积建设用地。然而,即使适用这项政策,也应当有个前提,即“城镇有用地需求、农村村落又有复耕的条件”。如果不分青红皂白,整村整村地拆除,让农民“上楼”,这样的做法,无疑使政策变了形、走了样。

  事实上,考察一些地方让农民“上楼”的真正动机,还是土地财政在作怪。比如,某市土地储备中心主任曾表示,该市农民集中居住后,将至少腾出8万亩宅基地。如果每年复垦一部分换来新的城镇建设用地指标,每年的土地收益有两三亿元。而取得这些收益,代价十分沉重,成千上万农民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家园和生活方式!在这场轰轰烈烈的“运动”背后,受损的只有农民利益。

  农村城镇化是一个自然转化的长期过程,不能大拆大建一蹴而就;宅基地作为农民生活的基本保障,是否放弃,理应由农民自己说了算!即便农民因生活需要已经“上了楼、进了城”,政府也要把节约出来的土地收益返给农民,让他们买得起社保,用得起水电。如果肆意强拆强占,让千百万农民失去了土地,这些无一技之长的普通大众,将何以为生?维护农村的社会稳定,又从何谈起?种种后果,值得深思。

返回顶部
相关搜索:
表妹
上楼

相关质量报告
质量报告浏览页-尾屏通栏
讨论区
已有 0位对此文章发表了看法,来自52.15.176.138的朋友,您可以参与评论
暂时没有评论
我要评论
  • 评论标题:
  • 评论内容:

热门质量追踪

更多 >>

热销产品

我要发布
质量报告浏览页-二屏右侧banner
  • 一比多网站:一比多一比多移动平台
  • 一比多咨询热线:18916846931   

    沪公网安备 31011502004088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070060 网站ICP备案号:沪ICP备07012688号-8 一比多(EBDoor) 版权所有 Copyright 1998-2025 EBDoor.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