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乳业新国标:低标准扩张是死路一条

质量追踪 | 食品、饮料/乳制品来源:国家食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浏览:13 
摘要:对于中国的乳业水平之低,消费者早就已经开始用脚投票——即便洋品牌也屡屡出问题,但在多家机构的调查中,有条件的人们还是更信赖洋品牌。“


  对于中国的乳业水平之低,消费者早就已经开始用脚投票——即便洋品牌也屡屡出问题,但在多家机构的调查中,有条件的人们还是更信赖洋品牌。“为什么不喝国产奶、不吃国产奶粉?”,已成为越来越重的天问。《郑州晚报》7月5日的一则报道,很能说明消费者的心态——广州多家商场均向记者表示,雅培、惠氏均已开始涨价,幅度达到10%左右。有部分商场的多美滋、美素等品牌的奶粉也跟着涨。但即使洋奶粉涨价,很多消费者也不愿意转向国内奶粉。

  对于低标准的国内乳业,不仅消费者看不过去,连一些业内人士也开始坐不住了。素有“乳业大炮”之称的广州市奶业协会理事长王丁棉就称,中国乳业行业标准被“个别大企业绑架,是全球最差标准”。此外,7月3日,光明乳业总裁郭本恒也表示,中国生乳标准几乎是全世界最差,光明也成为回应乳业国标问题的乳企。

  很明显,中国的乳业一直都是在低标准的庇护下得以发展的。生乳中蛋白质含量过低,恰恰是中国乳业标准过低所致。三聚氰胺事件之后,曾有多名专家提出要提高国内乳业标准,但当时有关部门和乳企的一个论调是:提高标准将会对国内的乳企造成毁灭性的打击,因为按照目前的养殖和生产条件,提高到与发达国家接轨的乳业标准,将是企业成本上不能承受之重。换言之,为了行业的稳定和发展,消费者必须做出“牺牲”。但在完全竞争的市场面前,低标准庇护下的低水平扩张,从来都不会有出路,消费者是受害者,那些乳企又何尝是赢家?经历过三聚氰胺风波的问题乳企虽然暂时度过了危机,但很快,他们发现,消费者的信任危机和洋品牌的竞争,已经让自己退无可退。之前让它们得以低水平扩张的乳业标准,如今竟成了套在自己头上的一道紧箍咒。我相信,光明乳业总裁郭本恒之所以冒出“中国生乳标准几乎是全世界最差”这样的话,主要原因并不是他想要做乳业的良心,而是越来越狭窄的市场空间,逼得光明这家乳业巨头要站出来说出真相——继续在低标准的路上走下去,中国乳业已经看不到任何希望。唯有推动乳业标准的提高,路已经越走越窄的国内乳企,才有资格与洋品牌展开竞争,才有希望重新赢得消费者的信赖。

  对郭本恒自曝家丑的这番话,虽然其他几家国内乳业巨头没有回应,但我相信,他们所感受到的震荡必然是巨大的。不只是那些大大小小的乳企,那些制定乳业标准的政府部门,也应该从郭本恒的这番话中悟出一个道理:以牺牲消费者利益为代价的低水平扩张没有出路。乳业如此,整个食品行业何尝不是如此?

返回顶部
相关搜索:
乳企国标
乳制品

相关质量报告
质量报告浏览页-尾屏通栏
讨论区
已有 0位对此文章发表了看法,来自18.218.121.8的朋友,您可以参与评论
暂时没有评论
我要评论
  • 评论标题:
  • 评论内容:

热门质量追踪

更多 >>

热销产品

我要发布
质量报告浏览页-二屏右侧banner
  • 一比多网站:一比多一比多移动平台
  • 一比多咨询热线:18916846931   

    沪公网安备 31011502004088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070060 网站ICP备案号:沪ICP备07012688号-8 一比多(EBDoor) 版权所有 Copyright 1998-2025 EBDoor.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