肯德基、味千等缺失诚信凸显监管失职问题

质量追踪 | 食品、饮料/食品饮料加工来源:人民网 浏览:16 
摘要:仅仅在日式快餐“巨无霸”味千拉面“骨汤门”后的几天,另一快餐巨头肯德基也被曝光:其销售的高价豆浆由粉剂冲泡,原材料成本或不足1元。如果不是央视《每周质量报告》引爆达芬奇“造假门”,许多消费者至今还沉迷在这个天价“洋品牌”编造的奢华谎言里。


  仅仅在日式快餐“巨无霸”味千拉面“骨汤门”后的几天,另一快餐巨头肯德基也被曝光:其销售的高价豆浆由粉剂冲泡,原材料成本或不足1元。用粉剂勾兑几成餐饮行业秘而不宣的“潜规则”。有网友提出疑问:国际知名大品牌为何在中国频频“失信”?消费领域这样的“李鬼”还有多少?

  “道德血液”的严重缺失,使得当今中国社会诚信度与日俱下,当人们已习惯于一些小企业、小品牌的自甘堕落时,没想到那些大品牌、洋品牌也见利忘义、迷失自我,所以, “骨汤门”、“豆浆门”肯定不会是终结之门。大品牌、洋品牌的“皇帝新装”被层层扒掉后,人们吃惊地发现,众人一直迷恋、迷信的一些大品牌、洋品牌,其“道德血液”原来同样肮脏!

  三鹿乳业、锦湖轮胎、达芬奇家居……当这些品牌的丑闻陆续冲击着消费者的耳膜时,人们由震惊到愤怒到质问:大品牌缘何敢频频“失信”?究其原因,有消费者盲目崇拜大品牌、洋品牌的习惯之纵容之因,也有整个社会诚信度下降、道德底线失守之因等,但最关键的是监管乏力、无力!目前,我们的食品安全监管陷入“媒体曝了光、监管才跟进”的怪圈,“骨汤门”、“豆浆门”无不如此。如果不是央视《每周质量报告》引爆达芬奇“造假门”,许多消费者至今还沉迷在这个天价“洋品牌”编造的奢华谎言里。在过去的13年中,达芬奇家居为何能逃避所有监管畅行无阻?业内人士的话或许一语中的——“达芬奇实际处于监管真空状态”。

  由于监管不力,加之相关法律法规缺失、配套处罚措施不完善,让一些企业钻了空子。由于企业违法成本低,处罚往往是九牛一毛,难以起到惩戒作用,使得一些大品牌、洋品牌自恃强势而罔顾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甚至是有恃无恐地失信于社会。

  监管不力,当然也不是无缘无故的。在很多地方,那些大品牌、洋品牌都是当地的重点企业、纳税大户,都会受到地方上的特殊保护和照顾。于是,监管形同虚设,猫与老鼠“和平共处”,甚至,当违法者被媒体曝光了,有关部门还会出面庇护一下。当然,我们更不能排除一些执法机构“养鱼执法”,从中渔利。

  大品牌失信,监管失职,两者互为因果,导致恶性循环。面对监管的失职,如果没有严格的责任追究机制,那么,“××门”必然会层出不穷! 

返回顶部
相关搜索:
监管
肯德基

相关质量报告
质量报告浏览页-尾屏通栏
讨论区
已有 0位对此文章发表了看法,来自18.222.233.22的朋友,您可以参与评论
暂时没有评论
我要评论
  • 评论标题:
  • 评论内容:

热门质量追踪

更多 >>

热销产品

我要发布
质量报告浏览页-二屏右侧banner
  • 一比多网站:一比多一比多移动平台
  • 一比多咨询热线:18916846931   

    沪公网安备 31011502004088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070060 网站ICP备案号:沪ICP备07012688号-8 一比多(EBDoor) 版权所有 Copyright 1998-2025 EBDoor.com All rights reserved.